hujin12
发表于 2017-3-2 18:10:14
造成生产要素资源不能够实现有效配置,导致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
黄海之滨
发表于 2017-3-4 21:01:07
由于信息化建设落后,农业生产部门还不能及时掌握、调控农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余缺,造成一些地方农民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经常出现农产品生产“价高时一哄而上,价低时一哄而散”、“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现象,农民增产不增收。
晨曦微风中
发表于 2017-3-13 10:26:51
二是农业产业链协同存在“梗阻”。长期以来,农业政策和资源要素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对产前产后环节投入不够,农业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等产业链环节之间耦合性不够,协同效应不强,直接导致生产与消费不能有效衔接和匹配。三是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机制还不完善。现有的农业支持保护和引导政策以及宏观调控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政策还不完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够,部分政策狠抓落地落实不够,造成生产要素资源不能够实现有效配置,导致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三、 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PeterZDY
发表于 2017-4-3 17:50:40
很不错,谢谢群主分享啦
bzliangyouhu
发表于 2017-4-5 14:24:17
动力转移与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不同步,导致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难以大幅提高。
二是农业产业链协同存在“梗阻”。
bzliangyouhu
发表于 2017-4-5 14:25:53
一是农业要素投入结构长期失衡。长期依靠物质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粗放经营,资本、技术等要素下乡面临诸多障碍,导致现代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替代不充分。剩余劳动力退出与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进入不同步,高素质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不同步,导致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难以大幅提高。
就是小军军
发表于 2017-4-5 23:47:09
广亮
发表于 2017-4-10 14:18:27
业经营主体不得不转向民间高息借贷,经营成本和风险进一步增加。
上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丰收的丰
发表于 2017-4-11 16:09:04
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正在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快速转变,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生产与消费还没有实现有效衔接,农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一些常规产品以及通过饲料喂养速生的畜禽产品、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蔬菜水果充斥市场,另一方面,真正天然、有机、绿色的高端产品以及地方特色产品市场难觅。
rensenzaigebo
发表于 2017-4-12 08:51:35
近期,部分学习组反映,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现代农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但随之带来的土壤质量下降、土壤及灌溉水污染严重、农村地下水污染严重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时显现出来,农村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原因,农村环境污染源主要为农药、化肥、地膜、养殖业粪便、农村污水垃圾、城市垃圾、企业排污未达标等。为此建议,一是环保职能部门要有超前意识,认真把握污染的新情况和提升执政能力,在环保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加大对企业排污未达标的治理力度。二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三是推广使用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和生物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四是督促农民做好农田废地膜的清除、回收、和处理工作。五是大力推广“畜—沼—田”生态种养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使畜禽粪便、秸秆等废物得到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过程无害化和废物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