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 K: y' g9 K9 e4 [- k0 k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 a4 }3 _. H* a G* a9 n" T$ _ 1. 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 , F) A6 b; ~1 X) G$ T
我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
) `! y- E0 F8 J+ `! v! w, J* {% u 2. 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较落后。
# D7 h/ V% `+ Z5 f& ~3 t 我国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较差。 # E0 X. P/ { ~2 }" ~- e. ?" p; O
3. 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
0 I# v1 e* @4 _( I4 o3 a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
3 p6 J* x# b7 m, Z 4. 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 ( R2 u2 n i F$ o. }; x, O
当前,我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 7 J8 t9 n5 p; H1 Q5 U. t0 \
5. 资源化意识淡薄。
! i4 r& U% e% Y3 y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增大。
7 p- f6 p! r8 `- k3 r% A二、应对措施
1 `2 K* a# R9 V e8 y, A) T2 s; h+ f 1. 城市垃圾资源化 1 W- s3 ?0 @: a7 V% K
(1)加强我国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
) s; H1 ^1 _+ m; V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重要前提。过去城市垃圾的混合回收,加大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难度,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为了促进垃圾的分类回收,应在居民区,商业、文化及娱乐中心放置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来保证居民自觉地分类放置垃圾,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 i5 I& @! g B8 i8 z; H9 s
(2)征收城市垃圾费。
$ ]( E0 b! F( E) [) E7 Q: ^1 \- @- M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费用都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来源有限,限制了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市民征收城市垃圾费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既为城市垃圾的资源化筹措了资金,又能减少城市垃圾的排放量。当然,城市垃圾费的征收应根据居民生活水平、垃圾数量、分类放置等不同情况而异。
! m' W+ h; d1 ~# w: a2 T- ^ (3)大力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 - }/ z& l" T3 Q) e7 V; q, {
面对垃圾的挑战,许多科学家提出应全面应用高科技,变废为宝,向垃圾要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化技术有关。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为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垃圾资源化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各国的国情而定。我国资金有限、技术较落后,但是地域广阔,因而垃圾资源化潜力较大
& f/ L2 W: r6 p6 v (4)加强废旧回收,推动旧货市场的发展。 7 y1 T' r; o; `, r9 O$ f/ A4 G
我国历来重视废旧物质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且收入不菲。由此可以看出,废旧物资回收潜力很大,我国应继续鼓励有关部门加强废旧物质的回收工作。 # m4 N; W. C$ u: g* T% g' M! _
(5)加强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
) B0 Z2 Z. o4 E% ?* \ 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法规体系,如资源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等,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资源综合利用行为,并把它变为自觉行动。其次,要改变目前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将垃圾清运单位和处置单位从政府部门独立出来转变为企业,自负盈亏,实行有偿的社会化服务,环卫部门进行管理、监督。第三,建立城市垃圾资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能力。
, h8 q9 b, X6 u! _ l$ Q 2.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 . a5 q, W/ Z; T) w' [
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从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安装维修、原料能源相互利用、垃圾产品生产以及管理培训,将形成一个产业链。而且这是一个不衰落的产业,它将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而持续发展下去。 K2 t; b, ^, x3 O7 e
(1)走综合处理技术路线,提高技术集成能力
. U9 L6 y, q; a3 p 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原则。传统的填埋方式占用土地、形成二次污染,达不到无害化要求。焚烧方式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城市垃圾成分复杂、含水率高、可燃物少。因此,适于走垃圾分选、再生利用、有机物发酵制肥、可燃物焚烧供热发电的综合处理技术路线。目前,从事垃圾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单位很多,在某些单项技术上也有所突破,但垃圾处理技术是涉及机械、化工、生物、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技术,因此,提高技术集成能力更为重要。我国还缺少这方面的开发机构,急需发展有高度技术集成能力的研究开发单位,把国内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工艺引进、吸收、消化后加以创新,创造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技术。 - C9 d/ p6 w+ D
(2)改革现行的城市垃圾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
& o& f7 M) x4 G9 f$ m; G( L) Y 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培育,垃圾处理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要有适于产业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因此要打破目前垃圾处理中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现状。由原来的政府环卫部门的运作转变为市场机制企业化运作,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通过税收、能源、土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加大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
, M2 _, d) E# {' \: [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和一系列环保法规,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强化相关的执法力度,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
/ h0 o6 M7 e; T5 @$ Z1 ?1 u4 m (3)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扩大融资渠道 ! f1 ~4 } L1 f2 E+ J
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垃圾处理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资本投入。只有到资本市场上去寻求资金,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渠道。投资社会化,谁投资谁受益,政府可以引导性地以少量投资,吸引企业和社会上的资本投入。充分利用目前国外资本看好我国环保市场的有利时机,注意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利用外资。
! s$ K1 G% ? S! J q 3.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