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政务活动中反映政务工作及其相关事物的情报、情况、资料、数据、图表、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等的总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各级政府需要大量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以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指导工作。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将直接影响上级的决策以及对全局工作的领导。因此,作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政务信息写作十分重要。笔者长期在政府机关从事政务信息编辑工作,在政务信息写作方面有一些经验,谈以下几点工作体会,希望读者能有所借鉴。
4 J6 U! [! C) t% @. {: @5 T8 G& w/ V& b* m
一、政务信息的选题( t1 `7 G, P# n! f4 v
1 d! h, v& d# F' N( K, t) z% o! z( H/ K' V4 l& G6 b+ c' g
政务信息选题应考虑到选题的特殊性、针对性、深刻性、指导性、概括性和简要性。特殊性是指新鲜的事情,特别的问题,突发的事件以及领导关注的焦点;机关政务信息还要讲对面上的指导意义或警示作用。政务信息的选题还有几个诀窍,一是用换位思考。政务信息主要是报送领导的,写作者要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如果给基层单位看的信息,就要了解并掌握基层的需求;同样如果是写给企业老总们看的就要想想自己是老总会需要什么;撰写者必须具有换位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才能使撰写的政务信息收到最佳效果。譬如,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浙江台州有7名股东提出要入党,这在当时是一个超前性的问题,我们从一些渠道了解到中央主要领导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调研,我们就向国家报了一则信息“民营企业股东可以入党吗”,因为这一问题刚好是国家领导人当时在思考的问题,几位中央领导都在上面签了意见。后来,十六大召开,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答复。二是要会一分为二地思考。对任何一个事物,要从多方面思考,既看到事件的益处,也看到弊端,既看到事物的现在,又看到事物演变的未来。如对SARS疫情的看法,就不能就事论事,要透过对这一重大事件的解剖,既看到SARS疫情的危害性,又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还可以引申开来,联想到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是否存在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关注。8 n5 ?5 s+ B0 V- X& d- k, K7 E* H) _1 S; R3 k* Z" S
' ?4 d: K+ @2 s# k二、政务信息收集的途径和内容
% Q# L! t2 p6 w0 C& a: |* {1 }1 o E5 n3 ?" p( b6 P; o3 J$ B$ i& F: P
政务信息收集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自系统内的信息,如机关内部,直属单位,基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二是系统外的信息,如兄弟省、市、县,兄弟委、办、厅、局及有关单位门户网站的信息,主要有内部未传达的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办的文件或材料,外地先进经验和重大动向,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意见或建议。三是从网络上收集的信息。2 K1 d4 o% n- k1 m3 k f3 ~
从工作的实际看,收集的政务信息主要内容有十大类:一是中央、人大、国务院、政协领导到本地区的重要讲话;二是各地贯彻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情况以及各单位执行上级机关一个时期重要工作部署的情况;三是上级机关交办有关事项的落实情况;四是下级单位重要工作决定、举措及其自身建设方面需要上级单位领导了解并掌握的情况;五是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重大成就;六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推广的重要经验;七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灾情、事故、社情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八是一些反映倾向性、苗头性、趋势性的材料;九是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动态、群众情绪、要求、意见建议以及国外友人的意见建议,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况,重大的群访事件;十是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以及相关的举措、对策。8 [! s. o# ]- Y! N
8 Z$ T! H- ^% q+ F) W- q1 X% y
% y$ M3 `4 X- y: I三、政务信息的标题! i4 l5 @+ Y/ g- c1 p' B( M" W' p6 D
; N$ ^& v; Q& [% m* z p2 b/ }' P- G2 _! l, g. F3 Y) |
一篇政务信息能否引起读者的关注,标题是最关键的。很多情况下,读者往往看标题来决定是否看信息的正文。一般地讲,不提倡政务信息标题下再设副标题。因为设了副标题不利于检索。但有时为了突出所反映的问题,可在正标题下加副标题。正标题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副标题交代时间、单位和事件问题,对正标题起补充说明作用,强化标题的含义。
+ U8 y' q n3 M 写好政务信息标题,要抓住四个字,即“新、精、巧、实”。
2 \% R! ~% P3 P2 `) Y 一是新,即标题要有新意,要围绕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或者分析一些超前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如笔者曾编辑的一篇信息,主要讲国务院为了繁荣演出市场,取消了营业性演出方面的三个前置审批项目,标题为“国务院决定取消三个营业性演出前置审批事项”,这个标题中规中矩,缺乏新意。当时,我省刚开了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长都讲了话,全省上下非常重视文化工作,于是将标题改为“国务院出台新举措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这个标题结合了当时的形势,比较容易引起有关领导的关注。
' p+ }7 l0 }" ]& J( [* V 二是精,政务信息标题要概括性强,简短醒目,最好在标题中点明信息的精髓,一语道破。如“杭州市商业局积极组织扩大工业品下乡”,这个标题概括了信息的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E8 v+ o) L9 ]0 U5 M5 {! {8 H$ Y. ^# ~2 g/ u. y2 u
三是巧,即要突出重点,有借鉴意义。如2004年始,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土地报批工作很紧,浙江省也遇到了企业投资项目土地不够的问题。有一个企业报投资项目时提出不要土地,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我们感到,这是解决土地紧缺的一个好办法,就报了一个信息“××市实行零土地技改解决土地问题”,省里主要领导看到这一信息,对此做法十分关注,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研,总结经验。
( h/ j6 Y7 d/ S5 |/ ? 四是实,即标题要实实在在,要准确。如“××市经济建设取得较好成绩”,这个标题就不准确,“较好”的概念不够清晰。又如“××市大刀 阔斧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这一标题就感觉有些浮,不如改为“××市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 G7 I5 Y7 E5 X! J4 B* ^: f: V) U8 ~4 A, y8 u% ?; c2 |: V# e
- N9 U0 }( K7 G" F四、政务信息如何开头, t. a% o) {, V' @9 Z9 _7 a: q. }0 \
3 `: H6 s, D6 j9 F# `: l( b; C8 f2 P. p! O! |- U7 q1 V, Z
政务信息开头要简练,不需要过渡段。主要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4 V5 H' n8 z, X+ ?/ S
一是题目式开头,如“××市大力发展个私经济,成效显著”。一是……;二是……。
4 [4 K) D2 C* C" Q! o! Q 二是铺垫式开头,如“杭州市简化审批程序,今年在各区县推行一站式审批的情况下,又推出了‘联合年检制’……”( a, t! }. C4 f {1 i
三是归纳式开头,如“杭州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行路难、停车难、看病难’三难问题,重点是抓好7件事……”/ j. I( @4 w7 K5 u2 K
( z) Q. e& l' W u
' _/ v! R8 }, C# |3 c8 a! n/ P五、政务信息内容的安排2 g+ _( W# m( J9 Y
本文隐藏的内容
v# d; a9 R4 b4 K. P* G, R7 ^. b* k0 J* A3 q
政务信息内容的写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U: P, f' h; l, }" Y! i( U E3 D! s, n1 P* I6 S
1.按时间顺序来写。如果是以叙事为主的,可以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这种写法可以使线索清楚,脉络分明,容易被人理解,一般以报道事件过程为主的政务信息,多用这种写法。. x X# ]9 f! _; H" s
2.按逻辑顺序来写。如果几项内容之间存在逻辑关系,便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因果、主从、点面、递进等内在联系或材料的不同性质,列出几个问题,分别加以叙述。这种写法逻辑性强,很多信息采用这种写法。1 A3 |8 o* B3 @6 o6 T- e
3.按横向排布法来写。如果几个内容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则按次序横向排列。如杭州市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采取了四项举措: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老秘网. {; S D& b0 O/ N" c" j
W4 m- H& X; L4 S& Q0 M. q# t: B% R6 }# x8 ] P P+ u/ t& G
& t r) ?. I4 l# Y/ A: {2 l' _
六、结尾的安排8 L! v( B! E U; K; j0 T2 `% E" m! j/ L, r
- ?3 m( `. r8 ~: {+ b4 v3 r 政务信息结尾的安排通常有几种方法:一是自然结尾法,一篇信息文稿将各要素交待完毕后,就不必另写结尾段,这样可以给读者回味的余地。二是概括法,通篇文章叙述完,可于末尾加上画龙点睛之笔,将文章加以概括。三是拾遗补缺法,有单独的结尾段落,用来补充编者按或主题内容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从而使信息完整、充实、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