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献给新公务员:拥抱机关 融入机关

[复制链接]
惠州秘书 发表于 2013-2-11 09: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好不容易终于考上的,面对讳莫如深的所谓“仕途”,他们有着太多的迷茫与困惑。因为准备不足、转变太慢而不适应,甚至惨遭淘汰的也不在少数。如果能为他们提提醒,指指路,使他们能从容、快速地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身份与角色转换;为他们书写精彩的人生历史尽点绵薄之力,是我们这些过来人的责任与义务。+ T9 ?$ F+ f* m  E3 t" |; d

% \  r9 x" t( A* m; F     为此,就有了“拥抱机关”这组文章。第一,考公务员难度这么大,你终于考上了,说明你有实力,但这仅仅代表过去,也并不意味着因此你就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所以你不能骄傲。要从充分准备着手,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始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第二,机关单位不是混日子的地方,是可助你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从小处入手,从现在做起,做好人生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现在的大学生毕业生,不缺有理想、有抱负的,缺的是踏实肯干、肯吃苦吃亏的。第三,机关单位存在着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体制、机制、奖惩等方面,工作方法与效率、令人无奈的办公室政治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你能发现说明你有眼光,但要正确对待则需要胸怀。在改变自己的同时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给所在单位带来生机与活力甚至改变的,更得拥有水平。0 g" M! s/ w% {/ K8 t( B( Z
: c* A) ]$ ]0 {9 ]
别与单位较劲) b( ?2 E  b, A( s0 D: ~. x) q
8 {& k& w) v% y: W6 b
    小为英语专业毕业,辅修专业是日语、法语。应聘到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商部工作后,其专业特长得到了发挥。加上她为人热情,大事情能做,小事情肯做,领导们对她很满意,同事们也乐于与其共事。第一年试用期,规定年终只考核,不发奖金。管委会领导班子讨论后决定,根据她的表现与贡献,破例给予了嘉奖。第二年考核,她顺理成章地获得了优秀。管委会机关考核的优秀等次比例仅区区百分之十,管委会39人,能评上的只4人。不久,省外经贸厅下发通知,在全省举办一个培养外向型人才的硕士生班,要求各地推荐。小为符合条件,进入了领导们的视野。
/ ^# [4 ~6 q' Q/ G% d/ I
5 K& ?8 \9 v; O) Q2 A8 `: K) T" C) N     经过民主推荐与公示,小为终于如愿以偿。三个月的集中培训、考试和删选后,小为又幸运地成为最终的20人之一。这时,小为得悉这个班要整体去美国学习一年。象买彩票中了大奖,小为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 B) Q0 O6 e- D& S: N6 L5 y/ U

# G; N$ \( u5 l' _- v8 a/ `3 q     单位也接到通知,要支付30万元培养费,并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成归来。支付培养费是公对公的行为,问题是万一学成了她不回来怎么办?这让领导们为难了!反复商量后,形成这样的方案:让小为与单位签订一个合同,第一,保证学成后回来,并为单位服务不少于五年;第二,若届时不回来,培训费自负,其他责任自负。
' C1 g5 I9 P7 J5 d: q! m
: w1 u* J1 A! g( \7 F     小为不干了,她说大家都不签,为什么我要签这么个合同?是你们派我去的,又不是我自己非要去。原来,三个月下来,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们都熟悉了。电话一打,仅三个人的单位有这么个要求。三个人经商量,形成一个同盟:方案已定,难道会少了我们三个?要签就不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单位要你签这个合同,合理合法,本不是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你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管委会机关更要权威。你坚持不签,单位就不会同意你走。省里为防意外,早备了替补。小为与另两人不自量力,均惨遭淘汰。小为的这一招够她自己受了。从此,小为变了个人似的,再找不到自信与坦然了。大家也觉得高看了她,小为原来挺平常的。小为不久辞职去了外地,但愿她能吃一堑长一智,认真吸取教训,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 }: E6 S% ]& b6 q/ E  f. u8 J, Q; k/ q$ R$ \" s9 [# E
     就小为的情况分析,导致她与单位较劲的原因,是她走上工作岗位后,发展得太顺利了。她表现出色,被同事接受了,被领导肯定了。现实生活中,你个人努力,发挥出色,但得不到承认的情况多的是。有的不仅得不到承认,还为此反而遭受不公正待遇。7 s) j6 i: F) y- J5 ~

/ H( d8 B+ _, L      嫉妒贤能在我们这个民族是有传统的,开发区管委会这样的机关相对来说要开放开明得多。但这并不说明就万事大吉,就没人嫉妒,没人眼红了。一般而言,是枪打出头鸟的。你优秀,你先进,你还得谦虚,还得比以往更努力。稍不注意,就可能招来麻烦。这下好,你小为是人才,你表现出色,你一来就是优秀,就是先进,还捞了个公费出国培训的大便宜。是你自己优秀么?是单位对你太好了,是大家只看到了你的长处,忽略了你的短处;大家都把你当作了自己人,其实你就根本不把单位对你的好当回事。8 T" ?: g$ H, M3 C

) p5 |7 a+ g4 Y: ?      如小为那样的情况,在不少刚跨出大学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除了他们缺少生活经验,不懂得珍惜以外,是逆反心理的惯性在发挥着作用。! k& E% w8 ^+ b! S
2 E3 S2 n% ^6 s% Z& _4 @7 Q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这是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由来已久的组织文化,是你等刚踏上社会,还立足未稳的年轻人改变得了的?更何况这样做,从个人发展,从集体利益,无论怎么算都是算不过来的一本帐。 文/江南糖人
标签:公务员
 

精彩评论13

正序浏览
一棹沧浪水 发表于 2016-12-20 17: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这是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由来已久的组织文化,是你等刚踏上社会,还立足未稳的年轻人改变得了的?更何况这样做,从个人发展,从集体利益,无论怎么算都是算不过来的一本帐。 文/江南糖人
 
yun2601 发表于 2015-8-28 1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在不少刚跨出大学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除了他们缺少生活经验,不懂得珍惜以外,是逆反心理的惯性在发挥着作用。
 
惠州秘书 发表于 2013-2-11 09: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学会“坚持”
5 d2 [) t. T9 a) R* H: A; }# q) B1 x/ i7 f
小元刚到招商局上班时,精神焕发,干劲十足。7 f- V" |0 m6 |( m2 H6 O8 f

# v' M/ K6 M) B$ @    他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国际经济学院,当初高考时是江苏省徐州市的理科状元。因家庭经济困难,毕业时放弃“保研”,走上了就业之路。经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专业对口的某市招商局。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经过不懈努力,一定能撑起一片蓝天。他基础知识扎实,翻译、做文案动作快,加上又肯吃苦,时间不长就赢得好评。“不愧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局里和外单位接触过小元的人都这么夸奖他。
" H2 M8 F- z- h1 }3 C- Q9 D  p! a5 m! A# w& ?( T8 a
招商局每年都要组团去境外招商,一般情况一年两次。小元到了以后,局领导就把组团出境前前后后的一揽子大小事都交给了他。他对领导们的信任心存感激,认认真真做方案,每一个细节把好关。那次组团去欧洲,他连乘坐哪家航空公司的班机最安全舒适,又最经济这样的问题都想到了。小元只要能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前途应该是一片光明的。但一年后发生的两件事情,彻底地改变了他的思想。一次是他负责一个去美国、加拿大考察招商团的联络工作,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碰到了在纽约留学的大学同学。纽约是考察团的一个主要逗留地,他告诉了同学单位将组团去美国访问的事,并询问了相关事项。同学让他无论如何随团前往,并鼓动说象他这样的高材生应该去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看看,那里的机会多,是聪明人的天堂。他也非常想去,但这不是他想去就能去的。所以,他只得对同学说自己有可能去,但不一定走得开。随后,同学就名校毕业生的去向问题发了首打油诗过来:一流毕业生漂洋过海,二流毕业生北京上海,三流毕业生外企下海,四流毕业生党政机关,末流毕业生在家发呆。同学让他别留恋国内的安逸,趁着年轻好好出去搏一搏。
3 O. N  y0 Q3 f: M
/ v8 @( r1 `+ C& y) \5 o领导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小元说,下次考虑他出去的事。这个下次也许就是这一次,他决定试探性地向领导提提看。就找了个机会对局长说,自己有同学在美国,能去的话自己能当翻译,又可让同学作导游……& n/ u1 K+ x8 p

5 a9 L, @8 e! b7 G( Y# Q- W# F领导说,这次不可能,等下次吧。还有些不悦地对小元说,这种事组织上会考虑,今后最好不要自己开口提。那几天小元失眠了!他开始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自己这样努力,会有回报么?如果有,要到什么时候?
. u0 j- n% H! c$ R
/ D/ l3 b& h! j2 |2 {/ \另一次是这年九月,局里组织当地部分企业参加深圳的“高交会”,领导让他打前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工作两年不到,境外没有去过,国内的城市已跑了不少。厦门的“台交会”、新疆的“乌洽会”、上海的“博览会”、广东的“广交会”等等,他不是前期工作人员,就是随团服务人员。深圳的“高交会”他已是第二次参加,所以熟门熟路,一下就搞定了。行前他已联系了在深圳工作的同学,特地提前一天启程,完成了要做的事,就抓紧时间走访开了。他就读的那所大学,毕业生去深圳的一届比一届多,发展得好的比比皆是。小元同届的同学中,已有月薪万元的。看到昔日同学匆匆的身影,快节奏的生活,想想自己慢吞吞的日子,迷茫的未来,他又一次陷入了深思。当初比自己差一大截的同学都跑到前面去了,再这么混下去还行?人家拚命地在实干,自己却在悠闲地务虚。这样下去,自己失去的除了金钱,更重要的是将失去机会,失去才干,失去希望!
: |# Q8 z& }. _& p9 d/ p/ J/ q5 j5 c6 Y
询问在深圳的每一个同学,或同学的同学,回答他的都是点头,都是微笑,都是胜利者的神采。他想,我读书是优秀生,工作后在单位里也能独当一面,去美国经济上吃不消,也不现实,到深圳总可以吧!- v& d. u4 Z4 V/ M, R9 K! w/ p6 b
; Y. X  q2 M; C* T% E* v, R
回到单位后,小元对周围的一切是越看越不顺眼,工作起来也越来越没劲。这么痛苦了一个月之后,他终于咬紧牙关,辞职南下了。
) e6 ]3 a$ G! D4 O8 @$ C) A9 F8 A
上上下下在可惜的同时,都担心小元的前途。一年多时间接触下来,小元是怎么个人大家清楚了。像他这样的性格,做公务员最合适呀。果然不出意料,才半年时间,他打电话到原单位,询问恢复公务员身份的可能性。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了。
2 G5 [8 j% K6 v- {& [+ f, A
: @, ^2 A! c; b. a# A面对外部世界的诱惑,我们一定要冷静沉着。有人说,冲动,富有激情是年轻人的专利,一味地冷静沉着,不成了少年老人了么?
1 \9 t0 E( K0 y" b2 Q3 ]4 B8 v
' [, @9 ?, F* R$ K" R* }$ U这没错,小元的冲动与激情当然得肯定。问题是得有一个前提,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小元来说,主要的问题是缺乏耐心,比较注重眼前的得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只看到自身的优点,忽略了致命的短处;是仅看到别人光彩的一面,不知道别人窘迫的时候。
9 C3 s( l  N4 k: p! h& Y  X$ \' b; t) h'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每一行需要的是不同的人,看你究竟适合哪一行。你若适应做公务员,而且是刚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建议你首先学会坚持。在机关最少得坚持三年,最好是五年。一般的情况都这样,需要花时间磨炼。五年已经进步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需要十年左右时间;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干部的年轻化,降到八年左右。要是你没这份耐心,走马灯似的调动,你就永远是新兵,还会落得个不安心工作,不稳重,甚至不牢靠的坏名声,也就得不到顺利的发展。政府机关里能力强,学历高,但一辈子做普通公务员的多得是。问题往往就出在没有长性,不会坚持上。一般而言,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优秀大学生,你只要能坚持,不出意外,五至八年在县市机关可干到科级(省级及以上单位是处级);十至十五年在县市机关可干到处级(省级及以上单位是厅局级)。
3 `7 W2 j& w! u. D# X. S
% h8 x' J0 }. K在政府机关,想要使平凡的日子出彩,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
6 V. U& r5 _0 B8 N. Z0 ~. j$ |2 o1 {; Q& z# x
 
 楼主| 惠州秘书 发表于 2013-2-11 09: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住,你在为自己工作
5 q# d" L3 S, @# ?# H
/ L6 S6 N' r, X) e9 s小莫在县政府办公室只待了两年就离开了。
9 M& b" R7 l8 V8 x$ ~" Y- l$ E2 H' ]& @4 ]' J% D1 \
小莫文秘专业毕业,英语六级,被录用后分在县政府办公室做秘书是顺理成章的事。那是2002年夏天,正值世界杯足球赛在韩国举行,他酷爱足球,酷爱世界杯。因为有中国队参加,他更加投入。刚巧那段时间他服务的那位副县长率团出国考察去了,他就成了自由人,与赛场上的球队同悲喜,为中国队的糟糕表现而痛心疾首。领导回来了,比赛还未结束。他哪里还刹得了车?就顺着惯性往前冲,请了病假在他的单身宿舍里左冲右突,搞得天昏地暗。等巴西队最终捧杯,巴西举国狂欢时,他也就顺理成章地病倒了。等他痊愈上班,已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他的领导原来在一个镇任书记,工作雷厉风行,对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要求很高,但对一般干部,对小年轻是特别和气,也没有带秘书的习惯。小莫没来时,领导让给他开车的司机兼顾着帮助传递信息,这一段小莫生着病,就似乎把小莫给忘了。县政府办公室的秘书归领导直接管,领导不管也就没人管了,小莫于是就成了没人管的人。小莫呢,并没有预感到什么,反而还沾沾自喜,延续着“自由”的日子。渐渐地就成了白天睡觉,晚上清醒的人。小莫有时也自己问自己:“就这么着行吗?”也下过无数次的决心,但最终还是“老方一贴”。2 T4 }+ G7 `3 p8 _' B- o& H! T
5 v  ~' h3 w, U
时间一晃两年过去了,小莫的领导要调到外地任职去了。临行前,得按惯例安排好身边的工作人员。小莫的工作安排把领导给难住了,内部调整,没人要,调出去,往哪里放?最后房管局在压力之下给接收了。到了新单位,得按单位的规矩办,但小莫是彻底地不习惯了。守不住纪律,工作上不了手,……终于在多次警告和更严厉的处分之后,他被迫辞了职,好端端的前途自己给葬送了。& \. t  Q2 @  V$ K- n. T

8 Z. a% V1 f% P小莫的问题出在哪里呢?难道他没有理想,缺乏上进心?答案是否定的。问题的根源在于,一方面他是一个在家里,在学校都是被动地被家长被老师管理惯了的人,踏上社会后不适应没人管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是属于那种经常下决心,但缺少行动的人。当然,最根本的是他只图眼前舒服,没有长远打算,缺乏责任感,不懂得为谁活着。; w3 ^4 z2 a, s
& V( i. M2 J( |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精神动力。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去获得这能使自己不断成长与进步的动力?这就要求他(她)从一开始就明白,“我是在为自己工作。”同时,懂得以领导的心态对待工作,虚心向同事们学习。这样,你就会成为一个敬业爱岗的人,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8 p2 D: h- e1 f% C/ W
' F$ b( Z  g: n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在为他人工作,有的人在为自己工作。认为在为他人工作的人,他老是觉得领导太苛刻,工作环境太差,自己不被重视,吃亏太多,工作没劲;老是觉得工作是为领导做,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与自己无关。认为在为自己工作的人,他会觉得自己是新手,能力不够,水平太差,做得太少;觉得自己还太懒惰,学习缺乏主动性,工作不能独当一面。差距在哪里?在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方式。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造成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心里感受不同和最后的结果不同。
& u; j" w4 H# W5 I3 _- p. O4 J8 L+ P; k9 h3 q6 g; E" `0 v
政府机关在招聘公务员时,除了知识与能力以外,非常注重责任感、个人品行和实战水平。但个人的责任感与品行不是笔试、面试所能判断的,实战水平是在实际工作中练就的。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没有责任感与品行的人绝不会被重用,也是得不到培养的。所以,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仅仅是万里长征刚刚跨出第一步,你想进步,你要发展,你就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力前行。
( m" |: x* D7 [+ r+ `9 U  v
4 J; ?8 X! ?, q% e  q$ i8 ]7 @- `你也许会说,《公务员法》中不是规定得很清楚么?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中特别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么可以说“我是在为自己工作”呢?不错,《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权利、义务、责任等都作了明确规定,里面也根本找不到“为自己工作”之类的表述。但是,请你想一想,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他会是认真负责、努力工作的人?而没有责任感,工作不负责任的人,他哪里会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即使有那么一点点,也绝不会、做不到“全心全意”。: x* b. f: w! A3 D( Y& J

! r: }% ^4 v4 o' h“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大道理,“我是在为自己工作”是小道理,既有“大”的前提,又有“小”的补充,恐怕会更好些!
/ e) @) C% a) g5 l9 o
 
 楼主| 惠州秘书 发表于 2013-2-11 09: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惠州秘书 于 2013-2-11 09:45 编辑
& _8 Z! f: w0 u3 B4 E8 U% E/ B
! z& p5 [, K; }7 _" x+ T8 i* _7 E- O$ }. R专家的作用
5 K% ~3 P1 [: {; x6 \) B
2 ]) ]0 B  a( `" K 在开发区分管企业,重中之重是抓安全生产。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一般都十分注重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则往往放在第二位。
0 U* a( ~; @3 w! s9 I3 z7 G  安全生产怎么抓?一开始我还真摸不着头脑。每个月带几个人去企业检查,说真的是做做样子而已。大家都是外行,怎么能发现得了问题?不去又不好交待,每个月得向上汇报相关情况。而万一在没检查的那个月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那霉就倒大了。在这么尴尬了一段时间后,我忽然从“外行”、“内行”这两个词义中得到启发,开始了对安全生产检查的改革。
, E  t; L7 r3 m+ w6 J) r' @2 b* Y/ K" a3 x( m4 `
  先调查清楚区内企业拥有的中级以上职称和高级技工情况,给他们分类后,建立了专门的人才库。在以后进行的每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中,请他们参加。把他们当作人才,当作专家,使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检查时就显得特别认真。他们本身又是内行,因此,请他们参加的效果非常好。不仅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还能帮助现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0 x$ E( `3 I3 D5 L+ H
5 `9 I# F6 J  ?# c; H
 在开发区分管企业,重中之重是抓安全生产。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一般都十分注重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则往往放在第二位。
( q8 @9 }# f- k4 q  安全生产怎么抓?一开始我还真摸不着头脑。每个月带几个人去企业检查,说真的是做做样子而已。大家都是外行,怎么能发现得了问题?不去又不好交待,每个月得向上汇报相关情况。而万一在没检查的那个月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那霉就倒大了。在这么尴尬了一段时间后,我忽然从“外行”、“内行”这两个词义中得到启发,开始了对安全生产检查的改革。# ?; g" ~( o8 Q+ f3 [
  先调查清楚区内企业拥有的中级以上职称和高级技工情况,给他们分类后,建立了专门的人才库。在以后进行的每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中,请他们参加。把他们当作人才,当作专家,使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检查时就显得特别认真。他们本身又是内行,因此,请他们参加的效果非常好。不仅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还能帮助现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楼主| 惠州秘书 发表于 2013-2-11 09: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的力量
% V; V& P( M, ]% k) e: I& l! i* m: n8 M. e: w- m
一般来说官越大职务越高,工作的力度就越大。因此,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大家都喜欢走上层路线。我们是在安全生产工作撞墙时,向上级反映,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 G! `. }; j  T
, j. S1 t  B$ p8 K5 Y# i2 Q
  专家的参与,使各类安全生产的隐患暴露了出来。老板的参与,又使这些隐患和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上述办法也有失灵的时候,遇到有些较特殊的情况时,还得运用特殊的手段去对付。' m( r  o: W8 G5 L7 y
- s' x$ |3 \) K3 Q2 U- V4 E
开发区内有一个五年前建成的服装面料市场,市场在临路的两侧沿路建了两排四层楼的商业用房。由于设计缺陷和建设时把关不严,市场与商业用房之间的消防通道过不了消防车,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市场同意整改,但由于生意不火,日常开支都难以为继,哪里还拿得出大笔的资金来。两年过去,依然故我。你去检查,他态度很好,说尽量想办法整改。整改期一到,你去督查,他就向你报告,解释缘由。你处罚他,没钱。让其停业整顿,里面的铺位已出租,也做不到。" O, m2 o: m  y

0 d3 p" K# _4 O9 p) D0 H万般无奈之时,上级领导陪同人大代表来视察开发区的安全生产工作。我们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汇报时既讲成绩,也讲存在的问题,还特别举了服装面料市场这个例子,请求上级领导和人大代表的支持。现场视察,第一站就去服装面料市场。这一招果然奏效,人大代表一督,上级政府一抓,公安、财税、消防、工商、安监等部门一出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s5 |7 G: h3 u2 `( A
2 w) D% T' C2 @0 Z6 Y4 P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棘手事。有的人喜欢捂着,本人以为还是亮出来为好,因为最终还是捂不住的。象安全生产工作,捂着捂着万一发生了事故,你将吃不了兜着走。
  }7 d4 {$ p) [
 
 楼主| 三河子 发表于 2013-3-11 12: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值得一看啊!!而且文章上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浪里潜鲲 发表于 2013-3-17 23: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拥抱机关,融入单位,以单位为家。像小为这样优秀的同志,既然能得到同事的认可、领导的青睐,甚至都得到公费出国培训一年的天赐良机,实乃幸运,应该对单位葆有感恩之心,而不应把单位给予的一切看做理所当然,单位稍作要求就使小性子,跟组织谈条件,挑战组织权威,这应是机关工作之大忌。其实,小为如果能顺顺利利的与单位签合同甚至主动提出与单位签合同,其忠心更会得到领导的赏识,今后的发展前景更是一片光明,实在可惜。/ ?! L1 e3 d# P, A) R! e- h
在下总结几点,一是对组织对领导要怀有感恩之心,二是要忠于单位忠于组织,三是做决定前要多与有经验人交流,决不能刷小脾气使性子。
 
墨轩阁 发表于 2013-3-19 16: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很有用啊,哈哈哈哈
 
haox2003 发表于 2013-3-19 16: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smhmilymzz 发表于 2013-3-21 09: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人,要沉得住气。。。谢谢提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2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