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突发事件一般是指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事件。这些事件具有破坏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和公众性等特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极有可能演化为大规模的社会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危害,给党和政府形象带来不良影响。基层秘书作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就身处现场第一线、焦点最前沿,为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注重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结合个人工作实践,我认为科学应对突发事件需着力提升洞察力、驾驭力、反应力、疏导力、处置力“五种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危”为机,从而为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0 C0 T8 C) ?2 a- T; U' Q' j, C4 f+ |/ U V M
一要提升未雨绸缪的“洞察力”。由于突发事件是难以预料、突然发生、关系全局安危的重大事件,作为领导的智囊和参谋,必须要对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评估。这就要求基层秘书具有敏锐把握、见微知著的洞察力,真正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要提前、经常性地进行调查摸底和分析判断,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做到领导未知我先知,领导未谋我先谋。其次要及时捕捉和掌握相关信息,做到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苗头和动态,并及时向领导汇报,让领导能够掌握到第一手信息。还要发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正视问题、直面矛盾、果断处理,为领导分忧解难。; \ ~8 V2 B6 a' i \+ z9 L5 s! |
( u b5 H% L/ I' U& y二要提升统筹兼顾的“驾驭力”。领导的工作日理万机,每天要处理的大事、要事特别繁多,这就需要基层秘书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为领导分一份职,解一份难。作为领导的代言人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必须通盘考虑和统筹谋划。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要做到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措施的力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事件本身的处置效果和后续影响等多个方面的统筹兼顾,坚决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现象的发生。 1 U# _8 m: [; S# u2 `4 e / w# M" K/ O7 E" q I三要提升快速灵活的“反应力”。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要立足一个“快”字,因为突发事件事发突然、来势快,稍有不慎就会对事态失去控制,所以基层秘书要时刻绷紧这根弦。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警惕性,要具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对各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绝不可心存侥幸、得过且过。当事件发生后,要快速反应,及时汇报,集中力量,迅速果断采取行动,及时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和灵活性,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局势,坚决防止事态扩大,给领导的工作造成被动。 ) A5 l/ U4 f5 h" k/ U! p0 K 1 V1 ]' R% ?5 q! N) v
; l5 M b( g1 |* Y
(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表扬批评的名单与事实依据等,做好善后工作.以上主要是针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而讲的,有的突发事件因为较为简单工作量也就小些.一般说来,灾害事故多发地区,单位的秘书,应建立关于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做到未雨绸缪.比如地震带地区必须结合地区特点制订出应对特大地震的预案,煤矿必须有瓦斯爆炸的急救预案,宾馆与商场应有预防火灾的预案.这也是秘书的综合性任务.可见,几乎秘书的各项工作都会体现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常崇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