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以来,多次强调并深刻阐述中国梦,充分体现了肩负国家和民族重任的使命担当,完整展示了统筹中国和时代发展全局的战略智慧。中国梦系列观点提出以来,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各方面突显强大推动力,已经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9 _' G E/ U/ [1 o
2 v; J; _* ^6 v& k7 K 一、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 E/ _- u) t" m5 j$ s* j' R7 }* O
! V% A% l4 G. e6 j“中国梦”是以一系列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思想、新观点,它不是对现有研究成果单一层面的阐释或论证,而是涉及国家、民族和人民多个层次,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体梦的综合体现。; a6 ^5 @3 J$ I9 i) V
+ j2 y& F" {0 E- k7 t L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始终明确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梦是以国家、民族、人民为主体的共同的梦,是以富强、振兴、幸福为目标的共同的梦,它把国家、民族的价值追求与人民的价值追求统一了起来,把党的历史使命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统一了起来,把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纲领统一了起来。有了这样的认知认同,我们就能更加自信、自觉、自强,努力建设强盛、文明、和谐、美丽之中国。4 I5 N. g6 Q( f6 E5 ~2 ? i
: Y3 h3 x. f- h Z* I 认真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用人民的力量凝聚共识,使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汇聚成为一个时代的力量、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方向。
9 @ @8 ~# n8 W6 A! |. K$ |" m" `$ e6 ?. w& Q
二、中国梦的基本范畴
8 I& z& o. ~' H4 x6 P) T# e4 k# [% E% x- G& G3 H! z4 g' F) b
首先是政治范畴。中国梦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个政治愿望的集中体现。为了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进行了无比艰辛而漫长的奋斗。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愿望终于得以实现,特别是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正在稳步实现。& v3 J' K$ D: u! l: H
$ R. E: ~% R% j& }
其次是社会范畴。中国梦既是中国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更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特征,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表达的是中华民族要对世界有所贡献的雄心壮志。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的发展带来机遇。这已经被事实所证明,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p& j) k' O4 j5 w3 j
# R! [+ d$ Y) A# E 再次是历史范畴。在近百年的中华民族奋斗史中,中国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奋斗目标,不同的实现途径,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的中国梦同样具有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实力特征、幸福特征、文明特征、价值特征。认识和掌握这些特征,对于我们把握现在、放眼未来,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W( K/ q8 `* ?1 p: i% R4 G- ], J
: F1 }) x. n8 a, o X T% B* [ 三、中国梦的基本内容
2 R+ T1 b: R" W5 V4 o2 n A
4 {: U& e3 L7 ^ L/ _- b. g/ C. L" B# ~中国梦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深刻内涵: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现阶段的中国梦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对于国家来说,就是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对于人民来说,就是达到中等发达的生活水平。这一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台阶,是今天中国梦的初步实现,又是未来中国梦的更高的起点。 $ Y" F, ^( r. ~1 Z7 x& t
l+ b8 D3 x% n, p0 [: b9 n5 j具体来说,中国梦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的丰富内涵:1. 经济富强;2. 政治民主;3. 文化繁荣;4. 社会和谐;5. 生态文明;6. 安居乐业;7. 病有所医;8. 学有所教;9. 法治社会;10 .人生出彩。
; F9 l3 d( ]4 a3 o* l
- j( m, `* k) J$ e3 A四、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P# U- |' g8 s% A; {; I
6 _0 c1 b9 }, ?! c1.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开了新视野。一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空间;二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三是中国梦集中体现了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改革和各项建设的必然要求。 S, y( d% h+ ]- M8 |- J; m9 | O
8 d9 C& `- D; S% }4 ~$ L; L
2.为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提供了新坐标。首先,中国梦蕴涵着攻坚克难的强劲动力。人民群众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是创造历史的强大动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梦。其次,中国梦蕴涵着攻坚克难的价值支撑。中国梦彰显了公平正义尤其是机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必将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再次,中国梦蕴涵着攻坚克难的宽广道路。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追求的高度统一,决定了中国梦是目标与手段、理想与路径的统一。: P; K2 M7 |- A0 B: J
+ f: }9 H* p( k' Q3.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首先,中国梦是发展自己与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统一。中国在有效利用国际和平环境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以自身繁荣稳定给各国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能量。其次,中国梦是推进中华文明与丰富社会主义文明的统一。中国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结下的实践之果,我们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必须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的“密钥”。再次,中国梦是与世界各国共享战略机遇与共同应对挑战的统一。中国梦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梦的大力实践必将促进各国取长补短、互惠互利,使人类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光彩夺目。
$ Q* Y* Y# U1 A( B
* ^( z2 ]. k' g3 F% u7 R五、实现中国梦必备的条件% I0 W- ^' B( a( i
5 h) S& Z7 ~6 O7 T) _
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六有”:
5 ^: [" ]# v. A7 C. E* Y* |$ R* e. q- i9 q5 m7 o' y
其一、有路,指中国梦的实现要有中国道路的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是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7 O$ u! I8 S7 J
- P( ]- K" k1 i% c2 n其二、有魂,指中国梦的实现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三大能量,即能够把握趋势、抓住机遇、化解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深刻把握发展的大趋势,使“中国梦”的实现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 `7 p+ D6 P6 e' |6 F: K$ q0 ]" K; o6 p' D. H1 |
其三、有底,指中国梦的实现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基础和可靠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三大能力,即集中力量办大事、成熟定型成大事、融合发展干大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我们的发展就是融基本经验与客观规律于一体、融全球视野与中国国情于一体、融现实与未来于一体的发展。
% S3 e$ n# Q! h2 r/ J5 s5 y8 x z+ F1 ]% t. e4 R7 _
其四、有人,指中国梦的实现要有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当下中国,人人都是主人翁,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 ]: Y4 {+ v- N3 Q
, \; D, s, m3 S( v- S6 x其五、有备,指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忧患意识,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 s1 b/ e3 C% \: T% l5 j& N. w2 J. ?# V2 I2 t" q6 i0 r' c
其六、。8 F3 r% i/ `5 e* p* }$ W& L
7 u0 _1 a* P" h$ C2 _! E第二,加强人才教育,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素质,是一个民族强盛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人才教育,一要注重方向性。历史和实践证明,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选择;二要把握规律性。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符合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水平,如果不考虑社会现实状况、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和成长差异,教育将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三要以人为本、贴近现实。要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个人自我完善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 w6 {) ~6 n! @" }
! V7 }9 |8 I% G! j B0 q
第三,发扬实干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实践保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功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国家梦、民族梦靠奋斗、靠实干去实现,个人梦也要靠奋斗、靠实干去实现。我们只有坚守信仰、求真务实,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才能真正把美好梦想变为美好现实。
" {5 A) ~6 A4 S. W) R4 K/ o+ a* b4 V) ]3 B3 i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用满腔的政治热情积极行动起来,同心同德,砥砺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者: 戚平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