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4日电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谢兵良的署名文章《领导干部要会“说话”》指出,新一届领导人“说话”的改变,一定会给中国带来全方位的变革。
- u( y' U2 e5 D9 L) v9 i/ M! ]) z. ` P( ?' \) ~( ?
文章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假话,连野猪都不信”、“不要念稿子”,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最近关于“说话”的讲话,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引发了百姓的热议。这些话不仅是中央的“声音”,更是人民的呼声、时代的呼唤。不仅是我们领导干部说话的指导,更是行动的指南。
1 l2 N6 ?* o+ B2 w# U9 z) j$ G! W" A
文章称,“说话”首先要考虑“要不要说”。习近平同志上任伊始就警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政治局的“精简会议活动”新规强调的是“要少说多做”,是对“要不要说”的最好回答。说话是人的本能,是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作为领导干部,当然要说话,而且该说的一定要说。但是不是话越多越好呢?事实并非如此,话不在多,在言简意赅。毋庸讳言,时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嗜好说话,认为说话的机会越多越好,说话的时间越长越好,是显示自己的好机会,是自己能力强的表现,甚至有些领导、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把“说功”作为选拔干部的首要条件。
- \/ H( D' S7 \, P/ c `
" I, M2 h! a. s3 m0 V+ ` _( Q, u7 r 于是,热衷于练“说话”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了,热衷于在媒体“留言”、“发声”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了,其结果自然是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也必然是会越开越多,话越讲越长。把主要精力用在练“说话”上,说的能力提高了,可能做的能力就削弱了;说的时间长了,自然做的时间就短了;说话的人多了,做事的人必然少了。最终结果,只能是贻害党的事业,侵害人民的利益,损害自己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在“说话”问题上首先要少说多做。
' k V4 x0 @/ a% E6 \' l+ s( y
0 ~& `: c6 P2 I4 m 文章指出,“说话”最重要的是“说什么”。刘云山同志赴北京西城区调研座谈时,引用“说假话,连野猪都不信”的故事告诫我们说话要说真话。一些领导干部不说真话,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类。一是不愿说真话,不是他们没有学问,不明真情,也不是缺乏演讲才能,而是认为当前缺乏说真话的氛围,信奉“真言”逆耳,不想得罪人;二是不敢说真话,自己底气不足,说的和做的不一致,怕说出真话露出马脚;三是不会说真话,因为工作漂浮,不善思考,不下基层,不明实情,只好说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来敷衍应付。
' s" }& `" V& b; {/ d( ^) w$ K
3 C& C# J6 J6 X( |- ^ 不说真话,不明实情,不求实效,势必割断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造成“政策下来齐喊好,造成失误齐声批”的局面。因此,在“说话”问题上最重要的是营造说真话的氛围。只有领导干部愿说真话、敢说真话、会说真话,才不会出现虚浮党风、懒散政风、颓废世风,才会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才会越来越紧密、鱼水情谊才会越来越深厚。- n, T+ [8 K& Y% {+ p& d& X( Z& q
, ~2 C4 }& l, C5 V 文章称,“说话”要注意“怎么说”。李克强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让干部放下稿子,只谈问题。王岐山同志在防腐反腐座谈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专家是在念稿子,没有展开来谈,要求不要念稿子。“不要念稿子”强调的是说话的方式要改变,回答的是要怎么“说话”的问题。客观地说,现在“念稿子”的现象比较多,有些专写稿子的“笔杆子”说“辛辛苦苦几十年,只写稿子不发言”;有些领导干部总结自己时说“人生上半场写稿子,下半场念稿子”;有些党员干部说“我们现在开座谈会变成座读会”。“念稿子”必然滋生出不动脑子、不察民情、不干实事的“三不”官员,必然出现“台上他说,台下说他”的现象。
$ i) L6 i; U* w4 }8 N8 |( e; Y! \; p
“不念稿子”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只念他人的稿子,而要能说自己的话,多思考问题,做到胸中有数,自己有话可说;“不念稿子”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只板着面孔念,而要带着感情讲,只有心里装着群众,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满腔热情,讲出深情;“不念稿子”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只坐在台上讲,而要深入群众中去讲,“下基层、接地气”,说贴近群众的语言,讲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
* u6 K, V( o% H0 r, N& U
5 `7 U, `4 S6 ~6 x% F$ h8 j6 \) w 文章称,“说话”是思想的表达,是信息的传递。“说话”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往往能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反映社会变革的开始。从欧洲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都是从“说话”开始的;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白话文运动。新一届中央领导“说话”的方式和内容的变化,折射的是一种执政为民的理念,一种求真务实的作风。中国要改革,要改变,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我们的“说话”。这要靠领导带头,要靠个人自觉,要靠营造氛围,更要靠制度机制来保障。. [8 b) m! y' @8 N
: I3 ~4 A" l" {9 C5 W p
文章最后指出,“政声人去后,百姓闲谈中”。只要领导干部说老百姓的话,为老百姓说话,老百姓自然会为我们“说话”;只要我们党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会让我们坐在台上。言为心声,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届领导人“说话”的改变,一定会给中国带来全方位的变革。
& Q, O) L9 ]+ P) y附:原文
+ p% @4 r3 W; a Z! ^2 [
1 _' N- K: s$ g [; R# U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假话,连野猪都不信”、“不要念稿子”,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最近关于“说话”的讲话,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引发了百姓的热议。这些话不仅是中央的“声音”,更是人民的呼声、时代的呼唤。不仅是我们领导干部说话的指导,更是行动的指南。
6 K' V0 E# W2 w' m4 D% ?- | “说话”首先要考虑“要不要说”。习近平同志上任伊始就警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政治局的“精简会议活动”新规强调的是“要少说多做”,是对“要不要说”的最好回答。说话是人的本能,是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作为领导干部,当然要说话,而且该说的一定要说。但是不是话越多越好呢?事实并非如此,话不在多,在言简意赅。毋庸讳言,时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嗜好说话,认为说话的机会越多越好,说话的时间越长越好,是显示自己的好机会,是自己能力强的表现,甚至有些领导、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把“说功”作为选拔干部的首要条件。于是,热衷于练“说话”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了,热衷于在媒体“留言”、“发声”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了,其结果自然是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也必然是会越开越多,话越讲越长。把主要精力用在练“说话”上,说的能力提高了,可能做的能力就削弱了;说的时间长了,自然做的时间就短了;说话的人多了,做事的人必然少了。最终结果,只能是贻害党的事业,侵害人民的利益,损害自己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在“说话”问题上首先要少说多做。/ P/ W- G9 _8 a b; n- M; i# i
“说话”最重要的是“说什么”。刘云山同志赴北京西城区调研座谈时,引用“说假话,连野猪都不信”的故事告诫我们说话要说真话。一些领导干部不说真话,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类。一是不愿说真话,不是他们没有学问,不明真情,也不是缺乏演讲才能,而是认为当前缺乏说真话的氛围,信奉“真言”逆耳,不想得罪人;二是不敢说真话,自己底气不足,说的和做的不一致,怕说出真话露出马脚;三是不会说真话,因为工作漂浮,不善思考,不下基层,不明实情,只好说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来敷衍应付。不说真话,不明实情,不求实效,势必割断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造成“政策下来齐喊好,造成失误齐声批”的局面。因此,在“说话”问题上最重要的是营造说真话的氛围。只有领导干部愿说真话、敢说真话、会说真话,才不会出现虚浮党风、懒散政风、颓废世风,才会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才会越来越紧密、鱼水情谊才会越来越深厚。! a% X6 q: y" W2 I t# C! f
“说话”要注意“怎么说”。李克强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让干部放下稿子,只谈问题。王岐山同志在防腐反腐座谈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专家是在念稿子,没有展开来谈,要求不要念稿子。“不要念稿子”强调的是说话的方式要改变,回答的是要怎么“说话”的问题。客观地说,现在“念稿子”的现象比较多,有些专写稿子的“笔杆子”说“辛辛苦苦几十年,只写稿子不发言”;有些领导干部总结自己时说“人生上半场写稿子,下半场念稿子”;有些党员干部说“我们现在开座谈会变成座读会”。“念稿子”必然滋生出不动脑子、不察民情、不干实事的“三不”官员,必然出现“台上他说,台下说他”的现象。“不念稿子”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只念他人的稿子,而要能说自己的话,多思考问题,做到胸中有数,自己有话可说;“不念稿子”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只板着面孔念,而要带着感情讲,只有心里装着群众,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满腔热情,讲出深情;“不念稿子”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只坐在台上讲,而要深入群众中去讲,“下基层、接地气”,说贴近群众的语言,讲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
7 q9 B3 T2 w2 i" w$ p1 G “说话”是思想的表达,是信息的传递。“说话”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往往能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反映社会变革的开始。从欧洲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都是从“说话”开始的;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白话文运动。新一届中央领导“说话”的方式和内容的变化,折射的是一种执政为民的理念,一种求真务实的作风。中国要改革,要改变,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我们的“说话”。这要靠领导带头,要靠个人自觉,要靠营造氛围,更要靠制度机制来保障。
8 J' r- y- W" j! K* I* L “政声人去后,百姓闲谈中”。只要领导干部说老百姓的话,为老百姓说话,老百姓自然会为我们“说话”;只要我们党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会让我们坐在台上。言为心声,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届领导人“说话”的改变,一定会给中国带来全方位的变革。作者:谢兵良 来源:学习时报
. w& p3 U! s: e/ y" v* c# L! j, E
: t/ V1 G6 \% S!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