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7 F* B: k" v4 y2 \1 w) C公文写作培训班
# d/ x1 L8 q+ G E4 T2 ~. d& f 如何提高文字表达力) w7 M. d2 A' i$ U
长期以来,有一种不好的文风,不少人喜欢用复杂的语言表达简单的事情或道理,似乎很怕别人看懂,以显示自己有学问。我觉得,正确的态度应该相反,那就是用简单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复杂的事情或道理,这才是真本事。
% r+ Q" f+ B1 a8 d0 e( L% f8 L 文字表达力是一个人的显性综合能力,也是外在的现实竞争力。在现代社会,每个人从事的职业或许不同,但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都程度不同地需要用文字表达出来。简言之,文字表达力就是“写”的能力。考公务员、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的笔试,离不开“写”的能力。工作实践及与人交往,常常也要通过文字来表达。如何提高文字表达力,相关文章和书籍不少,这里介绍的只是个人的切身体会,只能算作经验之谈。
2 q4 G4 w2 ?3 X/ f! Y7 a9 B. K
+ X! M F- Z0 n6 c& d9 k7 ?0 u) ~7 ?. D4 }2 q m" I5 j$ R' ?# n; N
内容:由设法“编筐”,改为专心“挖井”" o6 q {& {3 K1 |. x
文字表达的内容,必须靠丰富的思想充填且指向明确。各种体裁的好文章,无一例外都蕴涵着很强的思想性。这种思想性不是盲目空泛的,而是针对问题、针对事情、针对谬误来论证和阐述的。它是能抓住实质和要害,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的思想性。文字表达力,说到底是思想表达力,是从思想到文字的转换能力。
$ Q& j% c- P [8 a2 g+ L* E 即便是写一些简单的“豆腐账”,诸如工作安排或小结等文字材料,其中也应该有鲜活的思想,尤其要搞清楚你在给谁写,你在对谁写,你为达到什么目的写。不能让别人看了感觉是没有脑子的人写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当然,思想也不能大而化之、虚无缥缈,而是要有具体的观点来支撑,也就是你主张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直截了当,一目了然。
6 ~9 W, o9 i) G6 _+ R& N6 } 写作内容,起码的要求是言之有物,坚决不写空话、废话,最好不写大话、套话,要努力写真话、实话、精辟的话。但是,不能说过头的话、不负责的话、伤害别人有害社会的话。机关应用文,最难避免的是套话。减少套话的一个小窍门是,有个管用的“帽子”戴在关键之处即可,接下来就该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了。1 E. F# d% _. {4 |# C
我的经验是,要想提高文字表达力,就得善于用活的思想写,用新的观点写,用准的事实写,用精的数据写,用真的感情写,还要用平实的语言写。有时,某一个方面的要素用好了,就能基本达到上述目的。5 p% G6 @. q1 E: W1 B
实事和数据,是把文章写“实”写“新”两把利剑。有了实事和数据,文字就有了实感和新意,也就有了生命。实事是事实的具体化。抽象的“事实”,不如具体的“实事”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前些年,我曾经写过一篇研究“三农”的文章,副标题就是“用具体数据说话”。这篇文章5000多字,通篇都是列举数据和分析数据,立场和观点都是用翔实的数据支撑的。
$ Z$ J/ k8 |9 l: J* j0 S2 z 用新意写作很重要,不能抄来搬去,总嚼别人吃过的馍。我从来不相信“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什么道理,它只是道破了人们在文字表达方面,确实存在着一种由来已久的歪风邪气。吃人家的嘴短,抄人家的心虚,没什么意思。不如自己动脑动笔,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写文章。这不但是对别人文字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人格品质的坚守。写出新意并不难,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高度分析表述事物及道理,新意就会层出不穷。6 Z/ R0 u! H; r, H6 s9 n. D
当下,文字表达的普遍性问题是肤浅,功夫用在形式上多,用在内容上少,自以为哗众取宠是本事。解决写作内容如何深化、深刻、深邃的问题,有效的办法是把写作由设法“编筐”改为专心“挖井”。“筐”编得再大,也盛不了多少水;“井”可是能够越挖越深,井越深水越多。也就是说,不要把提高文字表达力当成“编筐”,而是要当做“挖井”。“编筐”总是想把筐编得更圆更漂亮,“挖井”则是致力于如何把井挖得更深出更多的水。两个活计用力的方向不同,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其中道理与写作是相通的。: W; Y( Q% Y3 J) W) q8 C
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确立形式为内容服务的意识,形式服从内容而绝不能影响内容。有些本来应该很严肃的文稿,很不得当地把形式搞得花里胡哨,什么对仗、排比、押韵应有尽有,内容不得不任由形式摆布。这就颠倒了内容与形式的主次关系,形式喧宾夺主干扰了内容,误入了“新八股”的窠臼。! J/ M- d$ I8 _, O: z5 @
( O9 R, k/ {- V6 P* {4 h2 O$ G- F$ ~. e4 ~( }# b4 R5 m# }$ N
结构:地基打歪了,房子肯定也会盖歪& m$ Z" e4 H- Z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内容和形式都在结构之中。结构构建好了,内容就有了合理舒适的表达空间,形式也有了锦上添花的表演舞台。不仅如此,结构还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它对内容的制约影响是基础性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地基打歪了,房子肯定也会盖歪。当一篇大的文稿越写越别扭的时候,那就需要回过头来看一看是不是结构出了问题。% j; w6 Z: K% M; [# n5 C p" Z) g) r
从大的分类看,结构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纵向结构是“线索性”的,横向结构是“版块式”的。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可采取不同的结构;同一个题目的文章,也可采取不同的结构。这就是结构的弹性和多选择性。一般而言,结构不要过于复杂,结构越简约干净利索,文字表达越简洁明了。
6 s) b9 c; I% D. E 文章无论长短,逻辑性与层次性不可或缺,这是结构的内在要求。一篇文章总要有一条结构主线,这条主线就是逻辑线索。作者要阐述的思想和观点,应该按照这条逻辑线索展开,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围绕和突出主题。
4 t" w. I% q4 x0 _- I 增强文字表达的逻辑性,要学会寻找和处理一些重要关系。如:递进关系、因果关系,还有“辈分”关系。有的文稿递进关系错位,跳跃性过大,必然造成结构不稳。有的文章小标题乱了“辈分”,不在一个层次上,就会使结构失去平衡。此外,还要把握好时间顺序和空间方位,这些要素都会影响到结构的逻辑性。' N" f* L3 }8 l0 \$ |/ }
文章的结构往往呈现为层次性分布,逻辑性是内在的,层次性是外在的。分层次表达内容,如同建一幢大楼,应当根据功能和容积率,来设计大楼的层次。楼不是越高越好,文章也不是层次越多越好。反之,也不是层次越少越好,更不是可以忽略层次。文章无论长短都要层次分明。即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写成文字也应有几层意思。特别小的文字材料,也可以一个逗号一层意思,一个句号一个观点,每句话都符合逻辑关系。一篇博士论文,可能需要4~5级标题即4至5个层次。一份会议通知,可能不需要小标题,但层次还是要有的,这种情况下划分自然段就要体现鲜明的层次性。, s3 J" n1 M+ w3 _% O4 k: Q
同时,结构的安排要有序、严谨、周延,通过结构的搭建使内容之间环环相扣。设计结构时,要特别注意内容的有序性和关联度,不相干的内容不要放到一起,相关的内容要接续紧凑,层次要递进分明。结构要有利于内容的表达,不能因结构而干扰内容。
p3 w/ S+ z! T: R8 p 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不少人很愿意过多地在结构上用劲,却对文字的内容重视不够,就像月饼过度包装一样,好看不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