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经验材料,就是要给人介绍经验的,阐述自己值得一提的经验、做法,以期引起受众的关注和重视,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而且这些经验是具有启发性的、普适性的,能被推广、扩散甚至能够被复制,这样的经验介绍才有意义。 7 c. H) K$ `- R. ?; |' F8 l3 s
" Y# q( U k" Q/ q 我这次的题目叫做,“干得好还要说得好”,这既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句子,就是说干得好和说得好都重要,干得好,但说得不到位,那你的经验就只能自产自销,对别人没有启发和借鉴,它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传统的一些观点,如低调,韬光养晦,少说多做,酒香不怕巷子深等等,在这里并不适合,因为你不说,别人并不会知道你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
% X0 u# @2 P) J: L3 M0 w R( d& S( s) j, t0 Y
另一方面,这句话也是一个递进关系,就是说,干得好是说得好的前提和条件,可以说自己的经验,但要以事实为依据,要论从事出,事情干得不咋样,靠嘴上说得好,舌灿莲花,笔下写得好,生花妙笔,这样肯定是不长久的,自己也会心虚。也就是说,干得好不一定能说得到,但说得好的一定需要以干得好为前提。但从干得好到说得好也有一个过程,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干得好是行动的过程,说得好是总结提炼反思的过程,从干得好到说得好是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只有把干的过程捋得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想得更清楚了,才能使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 k& R. e+ V' h% m- _) C! H$ ?6 P5 K
公文写作培训班
- x9 u @6 v' Z0 F6 g
这期课的内容,我以问题为导向,共设计六个问题,串起要讲的内容。
8 D# q& e# Y `) p5 G7 d1 N* G7 h; A# A0 H9 j5 z7 S0 R
5 N/ [$ Q( h; R! ~& Y7 i+ t! r8 z
6 K! i* i9 P- j0 i
第一个问题:好的经验从哪里来? 8 }) [, Y8 z% U5 t$ `4 k
; U; n$ _, }( v: u7 b) b
, U, t- C+ ~8 b2 W4 o3 f$ R' w6 L
经验材料,首先得有经验,得有值得说道的事情,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这些经验从哪里来?答案是,从“典型”的角度去寻找“经验”、发现“经验”。 9 E8 [! t5 ~1 Q1 Z$ V0 _) T$ [
# @0 T& b$ Z ?6 _+ S U
既然是经验交流材料,就必然要有其先进性、典型性、代表性,可以供人学习,供人借鉴,催人奋进,以此为榜样努力追赶。因而,写作经验交流材料,首先必须抓住经验的可学之处、先进之处,挖掘它的典型意义。通常情况下,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不算典型,不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也不能算经验,更无需交流了。那么,什么样的“经验”才是“典型”的,才具有交流价值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衡量。
2 q9 I) g- ?! R1 S; Z4 X6 R3 i
$ A \; j2 P) A0 J# g& g" N2 G+ b第一,思路要独特。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行动,思路决定效果。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人的工作是否有特色、有创新,经验是否值得总结、值得推广,不能仅仅看“好点子”、“好主意”,更应看其是否有好的工作思路。思路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 f- O, |* q7 T% ?! b* X
/ Z5 ~: L4 }: l+ U7 J0 c创造性。思路要能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的大政方针和主要精神,是上级意图的延伸和深化,它充分体现大政方针的精神实质,但不是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照搬照转,也不是简单图解和机械执行上级要求。好的思路应该是在全面贯彻中有独到见解,在认真执行中有探索创新。如果思路是上级要求的全面翻版,全盘复制,则毫无“典型”可言,更无“经验”可谈。当然,思路也不能背离上级要求,另搞一套,那样就成“反面典型”了。 / o; g& V2 f$ h/ t' q' `8 ]# N' Z
8 m# l; ^* ~) C" r1 W2 b9 _针对性。思路要能切实解决本地本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打开工作局面,改变被动或落后状况,开辟完成任务和实现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不着边际、中听不中用的思路不可以作为“典型”。 * O) r5 M9 ?- p/ L p; o' F. F
1 ?4 o+ p: x& ~% m( |
普遍性。思路不仅要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有实用性,而且要有普遍意义,可以指导面上工作,是做好同类工作、化解同类难题的好对策、好办法。否则,个别化的思路,再好也没有在面上交流推广的必要。 ( \5 A- e" K. _+ ?
0 w- Y" t- D4 O. a% P7 c
前瞻性。思路要有超前意识,能够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确保实现预期目标。有远见的思路才是真正的出路,才是含“经”量高的经验。
( \5 P- n5 W4 Q4 R1 t. L' ]
% e+ w- I; {; x- k/ B5 r第二,做法要先进。具体做法是经验交流材料的主体,是最吸引入的地方,此处不精彩,文章就难出彩,其“经验”就难以让人喝彩。所以,做法先进是关键,是重头戏。考察做法的先进性应着重看三个方面:
% y. h: J6 I9 g
: i$ v$ P& ?+ L k) g/ ~* l富有时代性。尤其是在总结一些“老典型”时,不少材料往往把过去的一些做法冠上新名词,穿上新外衣,重新包装推出,给人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典型的先进性,在于它的做法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是为适应新形势、贯彻新要求、实现新目标而采取的新举措、新动作、新方法。
# U/ B! j; n0 C' e8 L* d3 h8 L5 A8 B# e: r. l: J
富有原创性。不是模仿秀,不是拾人牙慧,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在上级精神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举措和动作。即使有学习运用别人的地方,也决非生搬硬套,是借他山之石而攻玉,有超越、有创新、有特色。 0 j) f) V+ j# i8 F/ S5 v
9 k, u5 ]- A0 V( N7 p) _. ] }富有实践性。经验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做法可行,能够学习借鉴,付诸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那种人人能做、会做而没有想到去做的“经验”。纸上谈兵的东西,以及属于规划、设想、打算类的东西,不能作为经验交流。一句话,凡是没有付诸实施、取得实效的做法,再精彩也不是经验。
: L7 r/ r9 U, L& }. Y r1 k- ]+ z4 E6 Q% f
第三,效果要显著。思路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先进,关键看效果。没有效果,就没有说服力;没有突出的效果,就不能作为经验介绍。什么是突出的效果呢? 1 c4 n5 b; K6 r! m
0 q- X# P5 L1 J; k% H+ T" X3 @2 F要看实绩是否领先。在本地区、在同行业或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越位前进,跨越发展,执牛耳、居前茅、创一流、摘桂冠,这样的经验才值得认真总结,大力推广。 ' C+ P5 \. @- H C
7 Q2 H, v! ]9 Q- ^, P% c要看面貌是否改善。与往年相比,进步较快,与历史最好时期相比,水平较高。变化实实在在,面貌焕然一新,成效有目共睹,这样的典型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的经验才是不含水份的经验。 9 z; [2 G, V9 \
# p# W8 y3 E% W; y1 I2 U, T! C要看群众是否认可。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认可不认可,是检验典型是否立得住、经验是否有推广价值的唯一标准。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所谓“经验”,注定会没有群众基础,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因此,在写经验交流材料之前,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调查,多听各方面的不同反应,开清“经验”的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6 D) Q. Z! J* P: k
# o, W c+ J# Z6 F7 P% O& {- P
7 g' p3 C d. r
- a' }2 \- I/ ~' b0 ~; X第二个问题:从什么角度切入,把经验梳理好、总结好?
4 z/ A1 z8 h+ g, p9 U; A9 b6 x+ @' u" \0 J3 V( H
! P! e7 Q- J+ |* C9 J1 l2 n
6 ]) x0 r" Q5 R8 W- Q+ p0 b善于总结经验是人类战胜其它动物,成为“万物灵长”的本质能力之一。只有人类才会通过总结反省自身,达到毛主席所说的“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不断进步的境地;而不会象其它动物一样“记吃不记打”。可以说,一个人善不善于总结经验,与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大小密切相关。这方面,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领袖都为我们作出了很好典范。个人如此,一个单位组织,一个系统也是这样,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经常总结一下,扒拉一下自己,看看进步和不足,对于促进工作很有好处。
& G. i7 ~+ O% G* o9 k, v; j. b' `
前面讲经验从哪来,那有了经验以后,怎么样才能梳理和总结好呢?主要有两种角度。
* |. D& \- ~1 E5 f, W1 g4 q, R& f* j& b# j, u+ ^9 `
+ S/ w2 x; J- y# Z/ Z0 x: |! q
% ]1 o7 ?1 ]' |" U* {1 p第一种,是从“启发”的角度去梳理和总结经验。 9 l& k! B* ?1 ^
, z' s" }9 F! _1 {
, m& N u$ o4 i- t' g, r+ F+ v
7 S3 N; Y ~$ i* M人们学经验、看现场、听介绍,是为了获取“真经”,从中受到“点化”,受到启迪,学到好策略,学到好方法,以便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因此,介绍经验时应从受众的角度多加考虑,使之有“耳目一新”、“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具体来说,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 C/ a7 Z2 q4 `/ Q- }7 ~# ?3 ` ^; m4 K
$ |' V$ l f f' b# m" ?0 v) B
7 k; `% F! ~8 g/ l3 }4 V
在“为什么”上启迪思路。参观、考察、听介绍,人们对先进经验有兴趣,自然就会追问当初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因而,写经验交流材料应该清楚地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详细介绍当时面对着什么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同时,这些情况、问题和矛盾必须是现阶段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是共性的,是经常发生的,这样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达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的效果。二是基于什么考虑。就是面对带有共性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见红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正确进行分析、判断、决策,是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高低的标志,经验交流材料把这个问题写好了,自然就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 D5 ]& g. d7 l8 v5 ` D& m4 P* E: S
. E. C' p1 P- O: { m, X 7 J8 }0 y |& j( P3 x- s9 y
' ?# k4 p/ ~. t( q
在“怎么做”上提供借鉴。经验交流材料介绍做法,不能象记流水账一样,把所有的做法一个不漏地全盘托出,也不能把一些常规做法、例行公事当作“经验”介绍,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写出新意。相当多的经验材料在介绍做法时不外乎这么几条:一是领导重视,二是统一认识,三是建立班子,四是明确责任,五是狠抓落实,六是协调配合,等等。没有一丝新鲜感,没有一点独特性。好的经验交流材料一般不写这些俗套,应该集中笔墨介绍直接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做法、重点措施和保证手段,主要做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重点措施就是突出抓住哪些方面,保证手段就是如何确保这些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问题得到解决,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并取得预期效果。要多写细节,多写有特色的做法。只有—把这些情况总结到位,介绍详细,才能对别人有所触动,有所借鉴。 0 s. H" c2 Q* W6 k) M# J
/ M* y; b& P4 l) H$ N# _. v E, _
- h( ~$ [9 g* x. j, g) G, ^( L5 x1 q0 O4 [# j4 g$ J
在“效果如何”上激发兴趣。经验交流材料介绍效果时往往只偏重增长幅度,习惯于纵向比较。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转轨变型的形势下,纵向发展的“奇迹”越来越多,甚至司空见惯,加上基数和机遇条件的不同,高幅度、大跨度的发展并一定就有值得学习的“经验”,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必须在纵向比较的同时,进行横向排序和走向预计。所谓横向排序,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比较,在行业范围内比较,就是与世界巨头、全国巨头、全省巨头比差距、比优劣。所谓走向预计,就是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水平作出令人信服的预测,让人们进一步看到后发潜力,看到长远优势,看到“经验”的真正威力,从而激发学习研究、借鉴运用“经验”的强烈欲望。
5 ^: r0 G% g; L" |! U0 Z
. m% L; _2 c7 @ z8 U
9 a8 w% h5 \' [4 m# n% b1 z$ _ O: i' e( |, b+ q9 Z
第二种,从“体会”的角度去咀嚼“经验”、提炼“经验”。 # D. [8 z' d3 y
4 O( _8 N8 D/ n " k+ ?( h! L# J' q( A! Q7 a$ q
" Y1 O r2 l7 v' Q9 t$ g, S
5 I5 d" Y1 j9 A( \' R
+ D; S( h J% _# ^7 g M: \2 r L) O7 r
; m& m+ Q$ b; O6 X/ ?经验材料则是为了推动某一方面的工作,起典型引路、典型示范作用的。切忌面面俱到,“好不容易逮着个露脸的机会”,什么都想写进去,所有的素材都不想割舍,结果成了“总结报告”,到上面去很难通过。写经验材料在选材上特别强调抓典型事例,抓扣题最紧、针对性最强、最扣人心弦的那些“特写镜头”。什么是经验?就是同样一项工作,大家都在做,可你这个单位的招数比别的单位高、收到的效果比别的单位好。这一“高”一“好”就是经验。我们写经验材料,就是千方百计把这“比别人高的几招”“比别人好的效果”挖掘出来,写到纸上去。 作者:胡森林 来源:山羊胡的公文课堂 |